当今大数据时代,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:下载个健身软件被请求访问手机相册,安装个交友软件被要求访问通讯录,想要使用某个APP,必须先注册,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,而这些信息、权限并不是软件功能运行所必须的。
据工信部《2020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》统计:至2020年底,国内检测到的移动应用程序(APP)数量为345万个。如此庞大的APP应用商家,网络上,每个人几乎都成了“透明人”。商家利用这些个人信息对用户进行营销,甚至被利用从事诈骗窃取活动和贩卖,严重威胁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。
今年3月22日,国家网信办、工信部、公安部、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发布《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》,2021年5月1日生效。规定明确了地图导航、网络约车、网络购物等39类常见类型移动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,要求其运营者不得因用户不同意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,而拒绝用户使用App基本功能服务。特别是女性健康类、网络直播类、在线影音类、短视频类、运动健身类等13类APP,无需提供个人信息即可使用基本功能服务。不提供详细的个人信息就不能使用下载APP,以后行不通了!大家可以举报或投诉这些不良APP!
同时,关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进程不断进展,4月26日,《个人信息保护法(草案)》二次审议稿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,正式审议通过实施后,将进一步从法律角度上保护个人信息,拒绝个人信息在大数据时代的“裸奔”。
但现实生活中,在海量数据的加持下,智能时代技术更新手段层出不穷,笔者也提醒各位,还是要尽量做好防范,保护好个人信息。
一、下载使用正规渠道的应用软件。尽量避免下载网页推荐的、带广告链接的手机APP及来历不明的山寨APP,谨防不法分子的欺诈。
二、谨慎授权手机APP使用功能。安装手机APP后,要尽量关闭“打开摄像头和麦克风”“读取短信”“读取通讯录”“读取位置信息”等敏感信息使用权限。可通过在手机的设置中查找打开“隐私”选项,根据需求关闭某些项目的使用权限,防止个人信息被某些APP在后台窃取。
三、及时处理个人信息泄露风险。如发现个人信息泄漏,要第一时间更换重要的个人账号和密码。特别是喜欢网购的人,个人信息常常关联银行账号、密码等重要信息,及时更改重要的账户和密码,可以有效避免经济损失。
四、已因个人信息泄露造成损失要尽快寻求法律救济。可以通过报警、向专业法律律师咨询等,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。
据工信部《2020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》统计:至2020年底,国内检测到的移动应用程序(APP)数量为345万个。如此庞大的APP应用商家,网络上,每个人几乎都成了“透明人”。商家利用这些个人信息对用户进行营销,甚至被利用从事诈骗窃取活动和贩卖,严重威胁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。
今年3月22日,国家网信办、工信部、公安部、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发布《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》,2021年5月1日生效。规定明确了地图导航、网络约车、网络购物等39类常见类型移动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,要求其运营者不得因用户不同意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,而拒绝用户使用App基本功能服务。特别是女性健康类、网络直播类、在线影音类、短视频类、运动健身类等13类APP,无需提供个人信息即可使用基本功能服务。不提供详细的个人信息就不能使用下载APP,以后行不通了!大家可以举报或投诉这些不良APP!
同时,关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进程不断进展,4月26日,《个人信息保护法(草案)》二次审议稿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,正式审议通过实施后,将进一步从法律角度上保护个人信息,拒绝个人信息在大数据时代的“裸奔”。
但现实生活中,在海量数据的加持下,智能时代技术更新手段层出不穷,笔者也提醒各位,还是要尽量做好防范,保护好个人信息。
一、下载使用正规渠道的应用软件。尽量避免下载网页推荐的、带广告链接的手机APP及来历不明的山寨APP,谨防不法分子的欺诈。
二、谨慎授权手机APP使用功能。安装手机APP后,要尽量关闭“打开摄像头和麦克风”“读取短信”“读取通讯录”“读取位置信息”等敏感信息使用权限。可通过在手机的设置中查找打开“隐私”选项,根据需求关闭某些项目的使用权限,防止个人信息被某些APP在后台窃取。
三、及时处理个人信息泄露风险。如发现个人信息泄漏,要第一时间更换重要的个人账号和密码。特别是喜欢网购的人,个人信息常常关联银行账号、密码等重要信息,及时更改重要的账户和密码,可以有效避免经济损失。
四、已因个人信息泄露造成损失要尽快寻求法律救济。可以通过报警、向专业法律律师咨询等,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。